为切实增强图书(档案)馆馆员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不断提升服务水平,7月2日上午,图书(档案)馆在501会议室举办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科研能力提升培训会,图书(档案)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刘景世主持会议。

会上,图书(档案)馆研究馆员韩卓泉条分缕析地阐述了科研能力的内涵、结构要素、形成与发展的内部机理、形成与发展的外部机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分析和提升对策等七个方面,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唯有转变科研认知、筑牢理论基础、强化问题意识、锤炼学术思维、重视素材积累、加强学术训练,方能有所建树。图书(档案)馆副研究馆员赵钊结合自身在科研领域多年深耕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围绕高校档案科学研究的内容、科研项目申报、科研项目选题、组建高效研究团队、科研项目申报书的撰写、研究方法、学术交流与合作、持续学习与能力提升等八个方面展开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在互动交流环节,馆员们针对项目申报、学术论文选题等内容踊跃提问。韩卓泉、赵钊均从专业的角度耐心细致地逐一讲解,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严谨的学术精神。
刘景世对韩卓泉、赵钊的精彩报告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韩卓泉、赵钊的专题报告内容丰富、贴近实际、指导性强,不仅解决了大家日常科研工作中的一些困惑,还为大家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指明了方向,对提高馆员们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深化资源与服务建设,推进图书(档案)馆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他从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创新能力、经历三种境界等三个方面分享了心得体会。他希望全体馆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深入消化吸收讲座要点,将理论学习转化为科研实践,在工作中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充分利用图书(档案)馆丰富的资源,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既为我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图书(档案)馆力量,也为我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作出应有贡献。
此次培训是图书(档案)馆馆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我馆将持续开展系列专题培训,不断提高馆员的业务水平和科研素养,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师生需求,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图书(档案)馆副馆长李华、中级职称及以上的职工20余人参加会议。【图书(档案)馆 文/毛晓菲 图/党文佳 审核/刘景世】